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访问量:250475

  • 薄柔高频焊接H钢柱的实验和抗震承载力评价

    陈以一;马越;赵静;童乐为;

    针对大宽厚比的高频焊接H钢柱塑性耗能能力较低的特点,进行了10个试件的单调和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试验揭示,在一般低多层框架结构的长细比范围内,翼缘和腹板板件宽厚比的组合和轴压比是决定薄柔H钢柱静力和滞回性能的关键因素.综合实验结果和系统的数值分析,提出了经受罕遇地震往复作用时,将钢柱承载力下降限制在某一范围内的设计原则.按此原则,可以确定容许的板件宽厚比组合限值.这一设计方案为在抗震设防区使用薄柔构件轻型钢框架提供了可能.

    2006年11期 1421-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91 ]
  •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动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吴建营;李杰;

    通过对损伤能释放率阀值的Perzyna粘性规则化,将作者提出的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进行了动力推广,并将二者统一为一类基于能量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给出了建议模型的基本公式以及在不同应变率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建议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混凝土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各种典型非线性行为,包括动力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

    2006年11期 1427-1430+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104 ]
  • 消能支撑方钢管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陈建斌;丁洁民;

    对于国内首个平立面不规则并设置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复杂方钢管混凝土高层建筑,首先采用框架支撑体系有效解决了扭转效应,然后讨论了阻尼器的选型、布置位置和数量.采用ETABS软件建模,由大量对比计算确定了阻尼器的设计参数.通过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获得了结构从小震到大震下的位移、层剪力等动力响应.与无控结构相比,得到了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效果,总结评价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给出了设计建议.最后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作对比.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06年11期 1431-1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6 ]
  • 地震作用下结构随机阻尼对结构位移的影响

    范么清;杨志勇;李秋胜;

    考虑地震地面加速度模型为平稳过滤白噪声模型,均值假定为零,分析了结构随机阻尼的变异对结构位移均方差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分析,表明建筑结构阻尼的随机性对建筑结构位移响应有影响,应当重视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随机阻尼的研究.

    2006年11期 1436-1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7 ]
  • 电沉积法修复钢筋混凝土裂缝的试验研究

    姚武;郑晓芳;

    从电化学角度对电沉积方法修复混凝土裂缝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证实了在裂缝尖端有电流密度集中现象,通过调节外加电压统计分析发现,裂缝端的电流密度比临近无损伤区域高出了数百倍;试验测定了电沉积过程中受损水泥基试块的质量增加量、裂缝愈合率等参数,并研究了水灰比和不同电解质溶液对混凝土电沉积修复效果的影响.

    2006年11期 1441-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96 ]
  • 钢骨混凝土抗火性能非线性分析

    陆洲导;余江滔;徐朝晖;

    进行了12个钢骨混凝土柱火灾下反应的试验.利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的混合解法,编制有限元计算程序,得到钢骨混凝土柱的温度分布和极限承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程序计算与火灾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分析理论和计算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各种受火时间、长细比和偏心距的钢骨混凝土柱抗火性能的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2006年11期 1445-1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05 ]
  • 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防火方法试验研究

    胡克旭;何桂生;

    采用厚型防火涂料对两根碳纤维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不同方法的防火保护.耐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0 mm厚防火涂料全截面保护的碳纤维加固梁的耐火极限超过了2.5 h,防火涂层中增设钢丝网片对约束防火涂层、防止开裂和脱落效果明显.

    2006年11期 1451-1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153 ]
  • 柱面壳体表面风压分布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李元齐;Tamura Yukio;沈祖炎;

    基于刚性模型的风洞试验,在不同风攻角及场地条件下,对考虑不同长跨比的柱面壳体表面风压分布进行了同步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壳体表面风压场特性进行了分析,包括风压系数、整体风力系数、脉动风压自功率谱及互功率谱、风压场本征正交分解特性、雷诺数对壳体表面风压分布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此类曲面模型表面风压分布受雷诺数影响明显,且模型曲面特性使得风场本征正交分解的前几阶特征模态对整个风压分布的贡献增大.

    2006年11期 1457-1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107 ]
  • 球管孔隙模型的约束寻优及应用

    刘堂晏;周灿灿;马在田;刘国强;

    球管模型考虑了球孔隙和管形孔隙在不同组合形式下具有的核磁共振特征,对其进一步改进,提出带有约束寻优条件的球管孔隙模型,并用正演方法实现了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寻优分析.研究表明,球管孔隙模型在表面积约束、体积约束及比表面约束下的孔隙结构变化几乎是等效的.应用带有约束寻优条件的球管模型分析真实岩芯的核磁共振实验数据,得到了真实岩芯孔隙结构的最近似描述矩阵,并指出了岩石理想的孔隙结构形态.

    2006年11期 1464-1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5 ]
  • 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试方法

    邵显智;邵敏华;毕玉峰;孙立军;

    已有的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大类,直接测量法较为合理.介绍了电阻应变法和MTS(材料试验机)环向引伸仪法两种直接测量方法,并分别给出了它们的实验原理、设备和方法.对比分析表明,MTS环向引伸仪法在沥青混合料的泊松比测量上具有优越性.采用MTS环向引伸仪法测量了沥青混合料AC13在不同温度下的泊松比,并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回归分析,发现在高温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大于0.5,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泊松比,这表明采用弹性理论进行沥青路面高温性能研究和设计的方法值得商榷.

    2006年11期 1470-1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128 ]
  • 基于构件的桥梁缺损状况分层加权评价方法

    曾胜男;孙立军;

    根据我国桥梁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桥梁结构特征及缺损特征,构建了基于构件的桥梁缺损状况分层加权评价方法,提出用一种综合指标———桥梁状况指数BCI来表征桥梁整体缺损状况,并建立了BCI评价模型,为不同结构型式桥梁提供了统一的评价标准;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专家知识库以两种权重的形式定量确定了主观评价与客观量测之间的关系.

    2006年11期 1475-1478+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24 ]
  • 考虑汽车动态响应的人-车-路闭环仿真模型

    杨轸;潘晓东;

    从轮胎的侧偏性、悬架结构的受力特性等方面着手,并考虑道路横坡和超高的作用,建立了适用于道路安全研究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结合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和道路线形模型———SK模型,建立了考虑汽车动态响应的人-车-路闭环仿真模型,并提出求解方法.该模型在驾驶仿真和行车安全分析中得到了应用.

    2006年11期 1479-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04 ]
  • 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研究

    干宏程;孙立军;陈建阳;

    针对我国城市快速道路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实例———上海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研究了提供交通信息条件下的途中改道行为.针对一块实地运行的中型图文混合型可变信息标志(VMS),采用偏好陈述调查法(stat-ed preference survey)采集途中改道行为数据,采用离散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数据,估计了描述途中改道行为的多元罗吉特模型.分析表明,交通信息会影响改道行为,不同的信息内容对改道行为影响是不同的(例如事故信息的影响较大),驾驶员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属性也是影响改道行为的因素.最后,给出下一步研究设想.研究结果可为先进出行者信息系统的投资、运营和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2006年11期 1484-1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26 ]
  • 黄浦江水上巴士交通规划设计

    贺宁;杨东援;叶亮;郁敏;

    浦江水上巴士交通是对新形势下上海城市水域资源的一种新的利用,水上新通道的构建有利于缓解日益拥挤的沿江、过江交通,并支持世博会的成功召开.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外部环境分析,把握水上巴士交通的可行性、功能定位、服务模式、线路走向.在非集计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近期线路的服务水平及其相应的客流量,并提出配套的实施建议.同时,在城市交通的宏观背景下,试图与企业合作培育其水上客运市场,分阶段地打造黄浦江“水上公共客运通道+休闲游憩走廊”.

    2006年11期 148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7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22 ]
  • 基于最近邻法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周小鹏;冯奇;孙立军;

    针对交通流量变化存在周期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最近邻法的预测方法.着重介绍了状态向量构造、近邻范围确定和权重计算方法三方面的研究.根据流量与速度、占有率的关系,认为状态向量中不必考虑速度和占有率这两个交通参数;与传统最近邻法不同,近邻的个数不设为常量,而取决于所能搜索到的记录数;通常根据距离远近赋予权重的规则不可靠,而采用了等权重法.通过实际数据检验,预测误差低于7%.

    2006年11期 1494-1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106 ]
  • UV及UV-H_2O_2工艺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

    汪力;高乃云;魏宏斌;夏丽华;

    采用紫外(UV)光解工艺及紫外-双氧水(UV-H2O2)联用工艺去除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独UV光解对阿特拉津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阿特拉津光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提高紫外光辐射强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自来水中有机物及多种离子的存在,会降低阿特拉津的光解速率.UV-H2O2联用工艺对阿特拉津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提高双氧水的初始质量浓度,可以提高光激发氧化反应的速率.辐射强度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大于双氧水投加量的影响,增加辐射强度比增加双氧水质量浓度更有利于提高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

    2006年11期 1499-1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5 ]
  • 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李旭东;何小娟;周琪;何少林;

    对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夏季4 d、冬季8 d.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化学需氧量(COD)的质量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的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冬季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06年11期 1505-1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85 ]
  • 非比例载荷下多轴疲劳微观机理的研究进展

    朱正宇;何国球;张卫华;刘晓山;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非比例载荷下多轴疲劳微观机理研究的进展和现状,着重从材料微结构变化方面讨论了附加强化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今后在非比例载荷下多轴疲劳微观机理研究工作方面的设想.

    2006年11期 1510-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57 ]
  • 真空和乙醇保护球磨对Mg合金粉末的影响

    严彪;李刚;

    分别考察了真空和乙醇保护球磨对Mg合金粉末的影响.图像分析球磨粉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乙醇保护球磨的粉末粒度较真空保护球磨粉末小,分布范围较宽,但颗粒规则度较差.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球磨过程中粉末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存在晶粒稳定值,相比之下真空保护球磨得到了更细小的晶粒.球磨初期,由于沿惯习方向的滑移在乙醇保护下获得的粉末中出现了(002)织构,但随着塑性变形的随机化又逐渐消失.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分析和比较表明真空保护球磨粉末中引入的O和Fe杂质较少.综合比较认为真空保护球磨Mg合金粉末的质量较好,但乙醇保护球磨更好地揭示了球磨过程中Mg合金粉末微观结构的变化.

    2006年11期 1515-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5 ]
  • 杂多酸掺杂PAN-SiO_2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浦鸿汀;侯继斅;杨正龙;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杂多酸掺杂聚丙烯腈-二氧化硅(PAN-SiO2)复合质子交换膜,并研究了其质子导电性能、保水能力和抗化学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室温质子电导率为10-6S.cm-1左右,SiO2和杂多酸的加入使得该复合膜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使用,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质子电导率可提高1~2个数量级,在140℃的中温工作条件下质子电导率则可达10-4S.cm-1.同时SiO2和杂多酸的加入能有效提高中温条件下该复合膜的保水率.与纯聚合物相比,复合膜的抗化学氧化能力显著提高.

    2006年11期 1519-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0 ]
  • N-乙烯基甲酰胺与乙烯基环己酰胺的共聚反应

    江绍群;袁汉江;孙妍妍;Gudrun Schmidt-Naake;

    N-乙烯基甲酰胺(NVF)是丙烯酰胺(AM)的同分异构体,用N-乙烯基甲酰胺聚合物代替聚丙烯酰胺及其共聚物,可减少二次环境污染.用N-乙烯基甲酰胺与丙烯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然后用乙烯基环己酰胺(NVCA)代替丙烯酰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继续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观察不同单体,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过程.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006年11期 1524-1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复合式后悬架轮胎偏磨损动态仿真

    黄海波;彭为;靳晓雄;丁玉兰;

    通过将轮胎偏磨损物理模型和轿车复合式悬架动力学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可用于动态分析复合式悬架轮胎偏磨损的悬架-轮胎-地面动力学系统.轮胎偏磨损模型主要考虑了轮胎力学特性在胎宽方向的变化.采用正弦信号对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激励,将采集到的各种参数的实时动态数据导入到物理模型中,通过计算胎宽方向的局部摩擦耗散能来预测轮胎的偏磨损.仿真结果与实际现象较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所建立的动力学系统可以帮助分析悬架动力学特性对轮胎偏磨损的影响.

    2006年11期 1529-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86 ]
  • 柴油机活塞热机耦合三维有限元分析

    郑百林;潘琼瑶;王锋;吴泓;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对某柴油机钢顶铝裙组合式活塞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考虑各组件接触关系的基础上,计算了活塞在螺钉的预紧力、热载荷、爆发压力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情况,为改进设计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活塞顶部第一道环槽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由于刚度不对称,顶部变形为椭圆形.

    2006年11期 1534-1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117 ]
  • 自主移动小车点镇定的控制参数优化及仿真

    罗志凡;卢耀祖;张氢;卞永明;

    针对自主移动小车的点镇定问题,提出了对控制律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的思想,并放松了原有控制律对参数取值区间的限制,使系统的点镇定性得以进一步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参数的选取对自主移动小车的点镇定性影响很大;不同的自主移动小车初始位姿下控制参数的最优取值不同;通过优化控制参数以提高自主移动小车的点镇定性是可行与有效的.

    2006年11期 1539-1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7 ]
  • 一种基于开关函数的电压源逆变器仿真模型

    杨影;吴志红;陶生桂;毛明平;

    针对现有电压源逆变器(VSI)仿真模型的弊端,在详细分析120度导电模式下VSI的换相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开关函数思想的120度导电模式下VSI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波形,证明了这种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2006年11期 1543-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1 ]
  • 集装箱起重机梯子平台快速设计系统研究

    邱惠清;文永蓬;殷古鹏;尚慧琳;

    根据实际工程中遇到的许多诸如设计过程繁杂等问题,提出了机械产品的快速智能化设计技术方法.该方法主要使用Visual C++通过SolidWorks软件提供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函数库,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将工程设计过程程序化、模块化和智能化.通过对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能力,而且可以大大地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具有市场价值.该方法适用于对象相对固定、结构变化小的产品的设计过程.

    2006年11期 1548-1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9 ]
  • 基于Petri网的分层半导体制造过程调度结构

    乔非;李莉;陈康民;黄丹;

    针对复杂的半导体制造过程调度,在综述现有调度问题及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由投料调度、路径调度和两种类型的工件调度共同组成的分层调度结构的思想及方案,继而基于Petri网模型,探讨所提出的分层半导体调度结构基于Petri网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对分层调度结构加以应用验证,并总结全文.

    2006年11期 1551-1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8 ]
  • 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与3S集成关键技术

    田根;童小华;张锦;

    在掌上电脑硬件平台下,对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与分析,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移动GIS数据模型,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低内存环境下的大数据量组织与管理,与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等的集成技术,构建了一个可支持数据移动采集、定位与导航、多源数据融合等应用的集成应用服务环境.在上海某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移动GIS数据模型和构建的集成服务环境具有较好的高效性与实用性.

    2006年11期 1556-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9 ]
  • 下载本期数据